close



上週五在客戶的咖啡廳看了某一期的商業週刊,
其中一篇說到了關於興不興建蘇花高的議題,
看到了各個民間團體、社會先進們為悍衞台灣環境所作的努力及用心,
心裏突然間激昂了起來,
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個環境的基本教義派,
才想到從北宜高坪林交流道的開放與否就被我一直掛在嘴邊細細唸,
就如同坪林、宜蘭、花蓮一樣,這些地方真正所擁有的經濟價值在那裏,
需要的是工業上的開發還是觀光上的開發?!當車程縮短時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會是什麼?
就如同台北人會上陽明山上住宿過夜嗎!?~我想大部份的人是看完夜景就下山了吧!~
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並不是花蓮人,沒有資格也不能了解他們需要的是什麼!


下面整理了一些專家們所發表的看法,讓他們來發聲吧!!

蘇花高興建後,預估每日帶來6萬輛車流、20萬的人潮,在經濟效益上,究竟對人口36萬、軍公教農民占95%的花蓮有什麼好處?95%的花蓮人,有什麼理由應該接受這6萬車潮帶來的市區停車問題、為什麼要犧牲新鮮的空氣、大山大水藍天,來換取西部的污染?

傳統思考下的產業型態在台灣西部將逐漸萎縮,台灣需要有新的思考。東部若認為蘇花高可帶來經濟發展無異緣木求魚,將東部與台北用高速公路連接起來會給東部帶來什麼產業?傳統產業?西部都沒了,怎麼可能到東部來?我們這些商人寧可去越南、印度也不會來花蓮。東部地理條件完全無法提供傳統產業生存機會,過去沒有,未來也不會有,與台北連在一起的結果,是帶來除了產業以外的所有問題,蘇花高不會帶來產業,而是把我們帶向無底的深淵。政客的思考只有四年的「短見」,蘇花高工程利益落袋後,我們就只能自求多福了。身為東部居民,我們要有自己的選擇。

嚴長壽指出,一個工業區發展的壽命有多久,頂多20-30年就會面臨沒落,而文化,卻是可以累積得,且越經時間的積累,越彰顯難得價值。他認為觀光事業不同於工業,是可以發展百年,像是日本有百年的溫泉老店可以吸引觀光客,所以維護台灣的現有文化是非常重要的,東部是台灣可發展國際級觀光產業的寶貴之地,他認為發展觀光產業要有許多配套措施,其中最不需要就是標榜「一日遊」的高速公路,他舉北宜高速公路為例,很多飯店業友人跟他說,北宜高通車後飯店業的業績不升反降,因為大量人潮都是一日遊,通車只為少數人創造了利益。

何不看看北宜高通車的宜蘭經驗?通車至今的宜蘭,人口仍以每月平均一百人左右的速率流失,外地人到宜蘭買地、購屋主要是為了投資、度假,不動產價格上揚卻是圖利了少數的財團與地主,觀光客多屬路過、當天來回,加上在地人消費外移,地方經濟不見成長反倒損失,最後宜蘭美麗風光與人情味的「優勢」也隨之消失。

民意要什麼?一條通過重重斷層、多處史前遺跡,自然保護區、水源保護區、國有林地、山坡地、原住民保留地的蘇花高?一條將花蓮未來送給唯利是圖財團的蘇花高?一條對花蓮在地人生存發展毫無保障的蘇花高,一條將耗費更多珍貴資源的蘇花高?

在蘇花高興建與否的議題上一直有個大帽子:「經濟要發展,一定要建設,建設之首就是交通,反對交通建設,就是反對發展經濟,就是置民眾生計於不顧。」

在觀光資源的發展,不是靠交通,如果有足夠的吸引力,排隊也要來,如果沒有吸引力,再多交通建設,也只是方便「過路」和「掠奪」,只是現在行政資源操之於政客,蘇花高似乎是惟一選項,所以就算蘇花高是毒藥,也不得不以之解渴。

最近幾年許多學者、醫生、文人及藝術家移居東部,拋棄繁華的西部搬到東部「落後」的地方來定居,這些社會精英頭殼壞了?東部雖有地震颱風,山高地狹,但是景色絕佳,人口稀疏,生活品質全台最好。是的,東部仍能保有人們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,就是因為略有不便的交通,才能保住這片美麗的土地不被大量人潮糟踏!全球工業化和人口急增的情況下,這片土地就是最有價值的資產。

在全球化的浪潮下,我們需要在地化的願景和全球宏觀思維的佈局,硬體交通不再是唯一的方式,蘇花高只能到台北這個小地方,網路是東部唯一能通達全球的高速公路,透過網路才能發展出不需要地理條件的產業。網路產業的建設是軟體、教育、創意及美學。讓我們把蘇花高的經費給東部的小孩建一條通往世界的高速公路,也讓我們歡迎旅客懷著響往的心情享受到東部的旅程,慢慢地玩到花蓮,來看看這些孩子們帶給東部一個更美麗的未來。



** 以上文章轉載整理於各位反對興建蘇花高的團體先進們,若有侵權敬請告知!! **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s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